KubriX 作为“开箱即用”的内部开发者平台推出

主要观点:

  • 名为kubriX的新平台面向开发者社区推出,声称无需大量定制开发即可创建全功能的内部开发者平台 (IDP)
  • 由包括开发者倡导者Artem Lajko等贡献者开发,整合了Argo CDKargoBackstageKeycloak等工具。
  • 试图解决行业中常见的问题,即当前自托管开源 IDP 复杂且缺乏真正的自助服务层,kubriX 提供从预定义组件构建的精选、有主见但灵活的平台来填补这一空白。
  • 平台架构有多层功能,包括持续交付、应用模板和脚手架、多租户和调度、安全合规等。
  • 部署过程要求低,有最小先决条件,引导过程约 30 分钟可完成完整部署。
  • 注重团队入职流程,提供模板自动创建拉取请求等。
  • 使用 Kargo 进行应用推广工作流,通过 Argo CD AppProjects 实现多租户隔离。
  • 强调现实的实施时间表,与供应商的立即功能承诺形成对比。
  • 试图满足多个组织角色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多种功能,面向不想有大量开发开销或定制集成工作的组织。

关键信息:

  • 开发者:Artem Lajko 等。
  • 整合工具:Argo CD、Kargo、Backstage、Keycloak。
  • 解决问题:当前 IDP 复杂缺乏自助服务层。
  • 架构功能:持续交付、应用模板等多层功能。
  • 部署前提:工作 Kubernetes 集群和有效 kubeconfig 文件。
  • 团队入职:提供模板自动创建相关内容。
  • 应用推广:使用 Kargo 和 Argo CD AppProjects。
  • 竞争市场:有 Spotify 的 Backstage、Port 等竞争对手。
  • 特点:预集成组件提供立即功能,有主见限制灵活性但兼容多云及本地部署。

重要细节:

  • Artem Lajko 写了一篇关于它的广泛文章
  • 平台架构各层功能的具体工具和作用,如 GitOps 用于持续交付等。
  • 部署过程中定义环境变量和运行设置脚本的细节。
  • 平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种功能具体内容。
  • 竞争对手的特点,如 Backstage 可扩展和有大量生态系统但需配置,Port 强调自服务配置和治理等。
阅读 1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