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Doris 提供多维数据摄入能力,其 Doris Kafka Connector 作为 Kafka Connect 生态系统的扩展组件,支持将 Kafka 数据导入 Doris 等,具备丰富格式支持(原生解析 Avro/Protobuf 等复杂格式、自动注册转换模式、优化二进制数据流处理)、多数据源异构集成(关系型数据库如 MySQL 等、NoSQL 数据库如 MongoDB 等、消息队列系统如 ActiveMQ 等、云数据仓库如 Snowflake 等)、CDC 增量扩展(支持解析 Debezium 生成的数据格式实现变更数据捕获,可补充 Doris Flink Connector 的 CDC 功能)等特性。
Kafka Connect 是 Apache Kafka 生态系统的核心开源组件,通过统一抽象接口实现异构系统间的高效数据流,采用可插拔连接器架构实现技术解耦,用户可通过声明式配置完成端到端数据同步,其核心概念包括连接器(分为源连接器和汇连接器,Doris Kafka Connect 是汇连接器)、任务(由连接器协调,负责实际数据复制工作,可实现并行和扩展)、工作节点(分为独立模式和分布式模式,分布式模式可提供扩展性和自动容错)、转换器(用于转换 Connect 收发系统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对单个消息进行简单修改和转换)、死信队列(暂存无法正确处理的消息)。
Kafka Connect 的安装部署支持独立模式和分布式模式,独立模式下所有配置在config/connect-standalone.properties
文件中,分布式模式下工作节点将状态信息存储在 Kafka 中。在部署 Doris Kafka Connect 时,需创建个性化配置文件connect-distributed.properties
,部署插件(如将doris-kafka-connector-24.0.0.jar
放入plugin.path
目录),然后启动 Kafka Connect Distributed,最后可通过 Rest Api 验证和查看相关信息。
在数据摄入的实践中,对于常见 JSON 数据的导入,需创建表并配置 Doris Kafka Connector 的参数,可通过命令验证导入状态和在 Doris 中查看结果;对于利用 Transform 进行数据转换,可使用HoistField
转换器将扁平数据封装为单个字段再导入 Doris;对于处理错误数据,可通过 Kafka Connect 死信队列(DLQ)存储错误信息,方便后续排查,配置时需设置相关参数并可通过命令查看死信队列中的错误消息。
文章总结了 Doris Kafka Connector 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部署方法,通过三个实践场景展示其在数据流中的核心价值,强调其作为 Apache Doris 生态系统重要组件的作用,并预告下一期将探索如何使用 Doris Kafka Connect 导入关系型数据库数据等内容,文末还表达了对时代和 AI 时代的感慨。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