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代理和大型语言模型的 AI 基础设施:选项、工具和优化

主要观点:基础设施在实施 AI 架构中起关键作用,本文是探讨部署和优化 AI 代理及大型语言模型可用基础设施选项系列文章的一部分,涵盖 AI 基础设施各方面,包括硬件加速、模型服务、监控和安全等,还介绍了 AI 基础设施栈的分层方法、推理流程、关键开源工具、AI 代理架构及优化策略等,强调基础设施是战略优势,需平衡短期需求与长期可扩展性。
关键信息:

  • AI 基础设施栈有七层,各层功能不同且相互依存,包括用户交互层、API 和编排层、数据和内存层、模型服务层、编排和运行时层、硬件层等。
  • 推理流程从用户提示到 AI 响应,涉及多个步骤和工具,如 API 网关、代理框架、向量数据库、缓存等。
  • 关键开源工具包括模型服务引擎(vLLM、TGI、Ollama 等)、代理框架(LangChain、CrewAI、AutoGen 等)、向量数据库(ChromaDB、Qdrant、Weaviate 等)。
  • AI 代理架构包括规划服务、工具集成、记忆系统等。
  • 优化策略包括量化、KV 缓存管理、硬件加速等,可提高推理速度和降低成本。
    重要细节:
  • vLLM 通过 PagedAttention 算法和连续批处理在生产推理中领先,支持张量并行ism。
  • KV 缓存可大幅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推理速度,但需注意内存占用问题。
  • 不同开源工具在不同场景下有各自优势,如 Ollama 适合开发和边缘部署,Weaviate 提供企业级功能。
  • 硬件加速需关注 GPU 和 CPU 优化,成本优化策略包括智能缓存、使用 spot 实例等。
  • 完整的开源工具参考按基础设施层组织,涵盖多个方面的工具。
阅读 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