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Graph 从入门到进阶:第 1 部分 - LangGraph 介绍及一些基本概念

这是一个关于 LangGraph 从入门到进阶的系列内容,主要介绍了以下方面:

  • LangGraph 简介:是用于构建智能 AI 应用的热门框架之一,可在 LangChain 系统内作为编排框架,构建多步流程来执行任务,比 LangChain 的线性事件链更灵活,能根据逻辑条件决定调用的代理、做决策、使用工具并维持对话状态。
  • 系列适用对象及目标:适合想要构建 AI 代理和设计基于图的对话工作流的人,系列结束后能创建强大、可扩展的对话应用。
  • 先决条件:具备 Python 基础知识,理解字典、类和函数,熟悉类型注释(可选但有帮助)。
  • 类型注释相关:介绍了类型注释的重要性,如在 LangGraph 编码中随处可见,可确保类型安全、提高可读性和扩展性,还介绍了类型字典、联合类型、可选类型和 Any 类型等。
  • Lambda 函数:包括平方数字和映射列表等示例,说明其在 LangGraph 中经常出现,掌握可避免后续困惑。
  • LangGraph 的构建块:包括状态(记忆)、节点(任务)、图与边(工作流连接)、起点与终点、工具与工具节点、状态图(蓝图)、可运行组件(乐高积木式)和消息(人类、AI 和工具间的通信)等,并以工厂装配线类比来帮助理解。
  • 具体构建块介绍

    • 状态:是共享数据结构,如工厂入口的白板,记录应用的当前信息,可通过类定义。
    • 节点:单个执行特定任务的函数,如工厂中的不同工作站。
    • 图:整体结构即工作流蓝图,通过 StateGraph 类创建。
    • 边:节点间的连接,定义执行流程,如工厂中的传送带。
    • 条件边:类似铁路轨道开关,根据条件决定物品去向。
    • 起点与终点:分别为工厂入口和出口,起点标记执行开始。
    • 工具:工作站使用的专用工具,如获取数据的工具、计算器工具等。
    • 工具节点:仅负责运行工具的节点,如操作喷漆机器的操作员。
    • 状态图:管理所有元素,是工厂工作流的主蓝图。
    • 可运行组件:模块化的标准化组件,像乐高积木可组装复杂 AI 工作流。
    • 消息:人类、AI 和工具间的通信,包括不同类型的消息,如系统消息、人类消息等。
  • 总结核心元素:对上述各个核心元素进行了总结,包括其含义和作用。
  • 后续行动:理解核心元素后可从理论转向实践,还提供了 LangGraph 系列的阅读列表及其他相关阅读内容。
阅读 1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