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护栏:在提示和响应中保护隐私

大型语言模型如 OpenAI 的 ChatGPT、Anthropic 的 Claude、Google 的 Gemini 或 Meta 的 Llama 风靡全球,提供了从代码帮助到客户服务等各种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但随着其使用的增长,对隐私和数据保护的担忧也在增加。

隐私风险:输入和输出都很重要

  • 输入隐私:用户提供给 AI 的信息(提示、问题、文档等)可能包含个人数据或机密商业信息,若无保障,这些数据可能被收集、存储或泄露。如三星员工将专有代码粘贴到 ChatGPT 中导致数据暴露,OpenAI 默认保留用户对话用于模型训练,增加了敏感细节泄露的风险。
  • 输出隐私:LLM 可能在其响应中泄露敏感信息,因为模型在大规模数据集中训练,有时会包含个人或机密细节。研究表明,LLM 能记住并重复训练数据中的部分内容,包括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数据,还存在因故障或提示操纵而输出其他用户或会话信息的风险。

LLM 中的核心隐私威胁

  • 重新识别:即使与 AI 共享的数据已匿名化,智能模型(或攻击者)仍可能通过拼凑线索重新识别个人,违反匿名数据应保持匿名的假设,是严重的隐私问题。
  • 数据泄露:通过 AI 系统无意中暴露敏感信息,可能通过模型响应或安全漏洞发生,如意大利的 ChatGPT 事件,违反了严格的欧洲隐私法,不仅损害个人隐私,还可能违反保密协议和法规。
  • 私人数据记忆:大型模型偶尔会记住精确的段落,可能“记住”个人的私人信息或专有文本并重复,使 AI 成为意外的数据存储库,同时引发知识产权问题。

保护输入:输入防护栏

  • 匿名化和编辑:在将用户数据发送到 LLM 之前,去除个人可识别信息或机密细节,自动过滤和替换敏感内容,以保护数据隐私。
  • 访问控制和政策:对 LLM 使用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限制访问敏感数据的人员,仅在隔离环境中使用 LLM,并进行角色-based 访问控制和隐私培训。
  • 输入过滤和验证:作为第一道防线,阻止或清除用户提示中的敏感数据,使用 DLP 工具和模式匹配自动删除敏感信息,确保 AI 不会处理私人数据。

过滤输出:输出防护栏

  • 响应过滤和屏蔽:监控和清理 LLM 的输出,扫描生成的文本以去除个人数据或机密信息,自动删除或替换敏感内容,防止 AI 无意泄露细节。
  • 防止记忆泄露:通过差分隐私等技术减少模型对训练数据的记忆,开发者进行“红队”测试以发现和修复记忆泄露问题,OpenAI 也让用户选择退出对话以限制模型记忆。
  • 政策过滤器和拒绝:除个人数据外,输出防护栏还执行隐私和合规政策,拒绝提供不适当的信息,如医疗或财务建议,公司使用自动化规则和人工审查进行适度处理。

全球关注:隐私法规和 AI 事件

  • 意大利的 ChatGPT 禁令:意大利因 GDPR 隐私违规禁止 ChatGPT,引发欧洲对 AI 隐私的审查,OpenAI 做出回应后 ChatGPT 恢复在意大利的使用,向 AI 提供商发出明确信号。
  • 企业限制:三星等企业因担心机密信息泄露而限制或禁止员工使用外部 LLM,许多组织意识到内部数据泄露的风险,开始实施严格的内部防护栏。
  • 美国监管关注:美国监管机构对 AI 隐私风险表示关注,联邦贸易委员会对 OpenAI 展开调查,现有法规也被用于涵盖 AI 相关事件,全球其他国家也在制定 AI 指南。

负责任部署的建议

  • 采用“设计隐私”:将隐私视为核心设计原则,进行隐私影响评估,最小化个人数据收集,并在架构级别使用加密和差分隐私等技术。
  • 实施强大的防护栏:使用输入过滤、严格访问控制、输出监控和响应清理等技术,防止数据泄露和政策违规,增强规则系统和监督。
  • 遵守不断演变的法规:密切关注国际和本地隐私法规,遵循 GDPR 原则等,提前满足法规要求,如在欧盟和美国的合规措施。
  • 培训和审计:投资于员工培训,进行定期审计和渗透测试,监测日志以发现敏感信息,持续改进 AI 系统的隐私保护。
  • 透明度和用户控制:向用户提供关于输入数据使用和存储的透明度,让用户控制其数据,如删除或排除数据用于模型训练。

总之,随着 LLM 融入业务和生活,隐私防护栏对于维持信任和满足法律义务至关重要,组织必须加强保护,实现创新与隐私的平衡。

阅读 1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