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仅使用 Vibe 编码提示构建了一个全栈应用程序:这是发生的事情

主要观点:介绍了“vibe coding”(凭感觉编码)的方式,通过构建全栈应用来展示其过程和效果,强调凭感觉编码并非随意或懒惰,而是基于经验和直觉,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及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信息:

  • “vibe coding”是基于本能而非语法或结构进行编码,如在构建全栈生产力追踪应用时,不按严格路线图,仅靠感觉和 AI 工具完成。
  • 构建过程分四个阶段:前端凭感觉设计布局,后端凭直觉搭建,连接前后端时凭感觉解决问题,借助 AI 进行更自由的编码,期间也会遇到问题如缓存优化引入的 bug 等。
  • 开发者思维发生转变,不再痴迷于语法,更依赖潜意识的流利性,同时要将直觉与验证相结合。
    重要细节:
  • 前端用 React + TailwindCSS,后端用 Node.js (Express) + MongoDB + JWT + cookies,借助 AI 助手如 ChatGPT 和 GitHub Copilot。
  • 构建过程中不进行正式规划、架构图绘制等,而是通过感觉和快速迭代来推进。
  • 遇到问题时不是盲目猜测,而是凭借潜意识中的经验模式来解决,如端口匹配错误等。
  • 实验后总结出要让经验成为框架、精确提示、不破坏感觉的流畅性、用逻辑验证、感受架构的情感等经验教训。
  • 最终认为凭感觉编码很值得,能快速产出干净、功能齐全的代码,且是开发者在 AI 时代的真正优势。
阅读 1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