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小雅 开源社KAIYUANSHE

前不久波波以参与 FOSSAsia 为例,写了一篇文章描述参与海外社区型活动的一些常识,启发很多。文章中提到了很多容易理解且门槛不高的小 tips,但我们往往会意识不到,也做得并不好。

我在4月中旬有幸参与了国际软件工程会议 ICSE,是软工领域的学术顶会,相比于社区型开源活动,学术圈其实也是一个以 ACM/IEEE 为核心构筑起的 Community (学术共同体),而学术会议和社区型活动的风格有其相通和不同的部分。我也整理了这次参会的所见所闻,希望能够提供参与学术会议正确姿势的一些视角。

口头报告

学术蹦迪

对于这样一场顶尖的学术会议来讲,前后会有形式非常多样的 co-located 活动。下图是这次会议的完整日程,蓝色部分是 ICSE 主会的日程,橙色部分是共同举办的其他学术会议,红色部分是各类 workshop。所有会议和活动都围绕着软工这个领域,而软工和开源天然密不可分 - 开源可以提供仓库挖掘、协同工作、社会计算等方向的开放数据,也是这类研究问题最合适的场景。

另外,和很多海外的开源活动或技术活动一样,这类学术会议也非常关注 DEI(多样,平等与包容)并重视参会者在这方面的体验。会议设有专门的 LGBTQ 午餐会、女性学者午餐会,以及和 DEI 交流相关的咖啡时间。下一年在渥太华的 ICSE 还会增加 Child Care 服务,让奶爸奶妈们无忧带娃参会。

大会的企业赞助露出形式也是展位为主。对于企业来说,赞助学术会议最大的价值是招募人才,塑造雇主品牌。

我总结了大家参加学术会议时的几类目的,不一定全面,但具备代表性:

  1. 展示我们在该领域下的成果;
  2. 关注领域内同行的最新进展;
  3. 结识同领域的大牛和同行;
  4. 发现该领域下的人才。
  1. 做好 Agenda 的功课。议程安排一般是非常紧凑的,取决于是长文还是短文,时间分布5分钟到15分钟之间,归类到不同的主题下平行进行,主持人通常会将时间控制得非常精准。所以,专业的参会姿势是把 Agenda 先盘一遍,mark 所有想听的议程。我在现场的观察是,每一个议程结束都会有一场无声的迁徙,大家默契地在不同房间中穿梭,尽量不错过所有感兴趣的工作。作为一个开源人,我会关注所有标题中有 “open source” 的成果,在穿行过程中也会不断遇到熟悉的面孔。
  1. 胸牌非常重要。我指的不是没有胸牌可能被当成会虫被志愿者拦在场外(虽然这个也会发生)。胸牌上有醒目的名字和机构,是一个无声的自我介绍。我是依靠胸牌才能将很多早已耳闻的教授和真人对应起来,然后上前大胆 say hi,举起我的胸牌进行自我介绍。一位我曾经线上发过邮件但没得到回复的 CMU 教授在看到我胸牌的那一刻立即说:I own you an email, right?
  2. 会前、会中和会后的 Twitter 使用姿势。从论文收到接收通知的那一刻,你就可以加上 hashtag 宣布好消息了,呼吁大家期待在会议上的分享。正式大会这几天,一般是大家发推和互动最频繁的时刻,不要错过这个时机,带上 hashtag 分享感受、转发推特、或者介绍自己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摇到很多人,涨粉也最快。会中能有一些合照就更好啦,这样可以在会议结束后做一个 wrap up,@照片里的伙伴,进一步加深感情。

  3. 重视工作的展示。首先,你可能会在 social 时不断被问到这次接收的成果是什么,如何用几句话讲清楚你的工作非常重要,甚至可能会收获:我对它有印象,或:我一定会去听你的分享;第二,要相信你的学术 peers 也都是认真做过议程功课的,所以台下听的一定是对这个工作感兴趣的同领域的人,他们甚至可能做过取舍,放弃了同时间的其他议程。例如,这次我们的工作 [1],前后被 co-author 的教授过了三遍 PPT,不断修改,足以说明重视程度。在展示上,可以考虑用一张图介绍研究工作的问题、方法和结果,以加深听众的理解。
  1. 利用好会前和会后的小活动。除了主议程外,大会前后协同组织的各类活动往往是大牛密集出没的场子,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reach 大牛(这时候他们可能也会相对空闲);而正式的会议的 session 往往以博士生为主,是 reach 人才的好机会。但无论何时,泡在会场总能发现惊喜,enjoy!

  • 线下交谈的五分钟胜过线上邮件的50次来回。AI+xR 给我们提供了未来远程交互的想象力,但在当下这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还是通过物理的接触更容易建立。
  • 对学术界来说,企业是业务方,提供场景、数据,以及 funding。学者们会对大厂格外关注,一是因为大厂往往有更优质的数据,也更有可能提供直接的支持——钱;二是学者们也一直面临研究不够落地的困境,大厂的场景是非常好的成果价值背书。
  • 反过来,企业可以从学术界得到的是专业(论文)背书,解决方案,还有什么呢?我觉得是影响力。高校除了做研究外,往往还代表着人才储备,这些人才可能是企业未来的雇员,未来的用户,或是形成企业品牌心智的口耳相传的一部分。无论哪一点,他们都很重要。

拓展阅读:

[1] OpenRank Leaderboard: Motivating Open Source Collaborations Through Social Network Evaluation in Alibaba

[2] Hypercrx: A browser extension for insights into GitHub projects and developers

[3] OpenGalaxy: An interactive exploration platform for a visualized GitHub Full Domain collaboration network

[4] HyperCRX 源代码:https://github.com/hypertrons...

[5] HyperCRX 功能演示视频:https://youtu.be/\_zm3FfpnZ28

[6] OpenGalaxy 源代码:https://github.com/X-lab2017/...

[7] OpenGalaxy 功能演示视频:https://open-galaxy.x-lab.info/

关于作者:夏小雅是开源社正式成员, X-lab 开放实验室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开源软件社区数字化治理

作者丨夏小雅

编辑丨张可芯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半个AI圈,向李彦宏「开炮」

《叫板李彦宏、Llama 3 发布,什么是大模型的开源闭源之争?》

开源社简介

开源社(英文名称为“KAIYUANSHE”)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志愿者,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的开源社区。开源社始终维持 “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 的理念,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推动开源成为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为愿景,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项目孵化” 为使命,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体系。

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同时也是全球开源协议认证组织 - OSI 在中国的首个成员。

自2016年起连续举办中国开源年会(COSCon),持续发布《中国开源年度报告》,联合发起了“中国开源先锋榜”、“中国开源码力榜”等,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开源社
1 声望1 粉丝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