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鸿蒙应用开发基于 Node-API 的场景下,Native 侧跨 HAR/HSP 模块接口调用开发实践有哪些要点和注意事项?

准备进行鸿蒙应用开发中 Native 侧跨 HAR/HSP 模块接口调用的开发实践,但不太清楚这里面有哪些关键要点,比如在接口设置、模块调用逻辑等方面,同时也想知道在实践过程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以免出现错误,能详细讲讲吗?

阅读 939
1 个回答

Native侧跨HAR/HSP模块接口调用主要用于实现应用内部不同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功能协作。以下是进行这种开发实践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1、实现原理
调用链路 :在HarmonyOS中,Native侧跨模块调用的链路通常为Module1 ArkTS -> Module1 Native -> Module2 Native1。
技术实现 :这实际上涉及到C++的调用,需要在Module2(HSP/HAR)模块的build-profile.json5中配置头文件导出,并在CMakeLists.txt中进行源文件配置,确保它们被编入so文件中。
2、开发流程
模块创建 :首先,需要创建Module2(HAR)模块作为静态模块(staticModule),具体创建流程可以参考相关的模块创建指南。
接口调用 :在Module1(HAP)中,ArkTS侧通过Node-API调用Native接口,然后Module1的Native侧再调用Module2的Native方法1。
3、注意事项
依赖配置 :确保所有相关的模块在构建配置文件中有正确的依赖关系,这是跨模块调用成功的关键。
头文件和源文件配置 :在Module2中正确配置头文件和源文件,确保它们能够被正确加载和使用。
测试 :在完成开发后,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接口调用稳定可靠,特别是在不同的设备和系统版本上。

参考文档: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best-practices-V...

撰写回答
你尚未登录,登录后可以
  • 和开发者交流问题的细节
  • 关注并接收问题和回答的更新提醒
  • 参与内容的编辑和改进,让解决方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