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开发中发现,前后端共同来确定输入输出格式,这些很费时间,当模拟完假数据时,有时候后台api就已经能开发完毕了。
比如一些简单的列表数据、详情数据,项目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数据接口,这种接口的开发速度很快,有时甚至假数据没模拟完,接口就开发完毕了。
请问,mock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大厂都清一色用mock吗?
实际开发中发现,前后端共同来确定输入输出格式,这些很费时间,当模拟完假数据时,有时候后台api就已经能开发完毕了。
比如一些简单的列表数据、详情数据,项目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数据接口,这种接口的开发速度很快,有时甚至假数据没模拟完,接口就开发完毕了。
请问,mock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大厂都清一色用mock吗?
提供一种思路;
展示数据由前端确定,在后端开发接口期间,可以参考需求+UI,设计数据结构(通常基础结构需要提前与后端确定下来),等接口开发好再调整字段名称就行了;
提交数据由后端确定,通常这部分在初期开发对前端不是刚需;
展示数据可以用mock模拟各种极限数据,对初期的开发很有好处;
推荐 杭州大搜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easy-mock 项目,支持跨域,注册也很方便
https://www.easy-mock.com/login
10 回答11.7k 阅读
2 回答3.2k 阅读✓ 已解决
2 回答4.3k 阅读✓ 已解决
4 回答4.6k 阅读✓ 已解决
3 回答1.9k 阅读✓ 已解决
4 回答2.1k 阅读✓ 已解决
2 回答1.7k 阅读✓ 已解决
只是简单说一下我使用mock的原则。
1、如果只是简单数据列表,我就简单根据mock以下,而且一般是mock固定的值,只是为了填充之类。
2、如果是涉及到增删改查我一般不mock,顶多在发送请求的时候检验一下和api文档数据格式(这里就坐等后台做接口)。后续根据返回值操作我就自己弄一个类似发送完成后的回调
3、如果明确表明这个业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并且后台花费时间巨大我就会认真mock,力争在后台做完接口之前保证我前段逻辑的准确性。
至于其他应用场景,我觉得一楼说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