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NEXT与之前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主要区别:
内核与架构:
- HarmonyOS NEXT采用了全新的国产自研内核“鸿蒙内核”,摒弃了Linux内核及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OSP)等代码,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全面革新。
- 新系统架构使得整机性能相比前代可提升多达30%,超越了芯片制程提升两代的平均性能提升。
应用生态:
- HarmonyOS NEXT不再兼容安卓应用,仅支持鸿蒙内核和鸿蒙系统的应用,打破了“安卓换壳”的质疑。
- 推动了鸿蒙原生应用的发展,TOP5000应用的鸿蒙原生版适配全部启动,并有大量应用完成上架。
智能化与交互:
- 与AI深度融合,推出了鸿蒙原生智能HarmonyOS Intelligence,实现全新的人机交互、个性化专属和全场景智能。
- 引入了全新的编程语言ArkTS(方舟TypeScript),旨在简化开发者在多设备场景下的代码复用,并提供了更高效的编译和执行速度。
安全性:
- 采用了全新星盾安全架构,生态更为纯净,隐私和数据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 通过多重加密技术和多副本冗余存储,确保用户数据在云端的安全不丢失。
数据管理与云空间:
- 引入了ArkData作为统一的数据访问框架,提供了更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
- 华为云空间下沉到系统层,实现了与系统的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了鸿蒙原生的流畅数据体验。
用户体验:
- 界面设计上采用了更加扁平化、年轻化的风格,重点信息加粗处理,提高了用户体验。
- 加入了大量的毛玻璃底层覆盖效果,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美观度,也使得操作更加流畅自然。
分布式能力:
- HarmonyOS NEXT进一步优化了分布式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多设备协同和高实时性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 提供了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和分布式任务调度等核心功能,允许开发者通过少量代码即可实现复杂的设备协同操作。
综上所述,HarmonyOS NEXT在内核与架构、应用生态、智能化与交互、安全性、数据管理与云空间、用户体验以及分布式能力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流畅、智能、安全的操作系统体验。
1、架构变化:
微内核架构:HarmonyOS NEXT采用了独立的微内核架构,不再依赖Linux内核或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这使得系统更加轻量、高效和安全。
跨设备协同:新架构提升了跨设备协同和无缝整合的能力,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设备。
2、应用生态系统:
去除Android兼容性:HarmonyOS NEXT不再支持Android应用,专注于构建完全原生的应用生态系统。开发者需要使用RTS编程语言创建原生应用。
应用数量:虽然目前的原生应用数量相对较少,但已有约15,000个原生应用,涵盖多种服务。
3、开放性与封闭性:
封闭性:与之前的版本相比,HarmonyOS NEXT更加封闭,不再包含AOSP框架和Android库。这意味着它不再与Android应用兼容。
开源组件:尽管系统本身是闭源的,但仍包含一些开源组件。
4、性能与安全性:
性能提升:微内核架构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了系统故障的可能性。
安全性增强:由于核心功能的减少,非核心模块的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5、开发工具:
Ark编译器:Huawei提供了Ark编译器,帮助开发者高效地创建原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