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式的定义
关系模式可以表示为:
R(U,D,dom,F)
这里不谈R(U,D,dom,F) 容易误解成函数,U,D,dom,F是四个参数,我接受这种说法了。
R -表示关系名,
U -是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D -是属性的域;
Dom-是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
F -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定义关系模式及主码如下(未考虑F,即属性间的依赖关系)。
(1)学生关系模式S(Sno,Sname,SD,SA)
(2)课程关系模式C(Cno,Cname,PCno),Dom(PCno)=Cno
(3)学生选课关系模式SC(Sno,Cno,Grade)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fancy2022/p/16157780.html。
问题:给定一个具体的关系模式后,这个关系模式包含几个关系?
我的理解:以学生关系模式S(Sno,Sname,SD,SA)为例,这个关系模式就包含一个关系,它的关系名是S,可以用二维表,表头是Sno,Sname,SD,SA来表达。
这个内容再进一步,请看这里: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89331
逻辑蕴含的描述:
若满足F的每个关系,一个关系模式(R(u))里面难道有很多关系吗?R(u)这个关系模式,就只有一个关系,它的名字是R,难道不对吗?
在关系数据库理论中,一个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对应零个、一个或多个关系实例(Relation Instance)。以下是关键点的总结:
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结构定义,类似于表的“模板”。它包含:
学生(学号, 姓名, 年龄)
是一个关系模式。关系实例
关系实例是动态的数据集合,表示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具体数据状态。例如:
学生
表中有100条记录,这是一个实例。两者的关系
类比理解
class Student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结论:一个关系模式在生命周期中可以对应无限多个关系实例,具体数量取决于数据的更新操作和历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