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有点长,让您受累了。。。
a++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扰,自己做了个测试,虽然都知道a++是先使用
a再进行自加,疑问点就是这个a使用的期限是什么时候结束?一开始以为是表达式代码行完成后,在第二行代码需要试用a时,就是自加结果,这也是最常用的情况,也很好理解,如:
int a=0,b;
b=a++;
printf("a=%d b=%d",a,b);//输出:a=1,b=0
那假如在同一行表达式中出现2次a++,也就是说a++后又与其他变量进行运算,如下代码:
int a=10,b=0;
b=a+++a++;
printf("a=%d b=%d",a,b);//输出a=12 b=21
如果上面的理论成立那b应该等于20,根据执行结果显然不成立,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当执行a++运算时,a还是10,但当a在与其他变量继续运算时a就已经完成了自增,就是自增后的值与其他变量运算了,在变下代码再测试:
int a=10,b=0;
b=a+++b;//b=10(因为a++优先级大于++b,所以直观点应该是b=(a++)+b,尽管此时括号是多余的)
显然这种说法也不成立。
对b=a+++a++运算的猜测步骤为:
第一个a++ //此时a=10
第二个a++ //因为第一步运算完后a自增1,所以此时a=11,是第一个a++运算后的值
b=a+a //b=11+11=22,这点就不理解了,之所以最终结果这个b=21,难道是b=10+11吗,但中间+号的表达式两端都是a,应该两端的值都是一样的啊,应是22或20啊,怎么会是21,b=(a++)+(++a) 这个结果为22,应该可以说明+号两边都是a的话,第一个表达式a++中a会被++a后的值覆盖,所以b=11+11。
求解释b=a++a++的详细运算步骤,为啥会是b=21?
还有个问题:
int i=1;
int j=0;
for(;j<5;j++){
i=i++;
printf("i=%d",i);
}
printf("i=%d",i);
为什么i=1?为什么i=i++执行完后,在执行j<5之前或在下一轮执行前i没有自加?及时for循环中i=1,那for循环执行完后i应该至少会加1吧,起码i也得等于2啊?
首先,其实楼上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写出这样的代码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不过既然要探讨,那么就以探讨的方式来讨论这个问题吧。我测试的代码不复杂就下面这几行:
编译器:gcc version 4.9.2 (Raspbian 4.9.2-10)
输出的结果:
我们先讨论a+++a++的等价形势,根据C语言运算符优先级,后置++的优先级高于+的优先级,也就是a+++a++原则上可以等价于(a++)+(a++)。
那么,编译器是怎么理解的呢?它把它理解成语法树,类似这样:
之后,编译器又怎么处理呢,基于栈操作的一般是这样的:
1、处理第一个a++运算:因为是后置运算,先把a(此时a=10)入栈了,然后a=a+1,现在的a已经是11了;
2、处理第二个a++运算:一样的,先把a(此时a=11)入栈了,然后a=a+1,现在的a已经是12了;
3、处理+(和)运算:因为+属于二目操作运算(也就是需要两个操作数的运算),先从栈里面弹出两个操作数,即刚刚入栈的10和11,再做+运算,即10+11,最后的结果就是21。
基本描述就是:
push(a), a入栈(10)
a=a+1, a加1
push(a), a入栈(11)
a=a+1, a加1
b=pop()+pop(), 出栈两个操作数(10,11)相加,赋值到b(=21)
在基于栈的处理方式中,操作数都是从栈弹出来再进行运算的(当然,栈里面的数据也是之前压进去的),而不是直接拿a去计算的,现代编译器基本都是基于栈方式实现的,我猜测你的疑惑估计就在这点上了。如果你想了解的话可以去看看编译原理方面的内容。
按照编译器的一般做法应该就是上述步骤了,启用优化之后可能有些差异,看到有人说(a++)+(a++)在gcc4.5.1最终得到20,我手上没有4.5.1,但是在4.9.2和4.2.1上面都是得到21,而且不同优化级别都试了,如果属实那么可能是其他选项或者版本间问题。
最后,编译原理我也没有深入学习过,只能说个大概,也不是所有的编译器都是采用栈方式来求解表达式,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斧正。
还是那句话,尽量写人容易理解的代码。